“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中国民航绿色转型的领航者,海南航空持续践行“保卫蓝天,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绿色航空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公益实践和创新合作模式,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精细化节能减排体系。海南航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技术为核心,从优化运营结构、提高航班运行效率、减少航班能耗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节能工作,并渗透至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构建覆盖“空中—地面”的立体化节能网络,实现能耗精准调控。
科技赋能 解锁民航“减碳密码”
作为自主绿色创新与应用的先行者、新型绿色环保项目的实践者,海南航空坚持融节能环保之“绿”入高效运营之“芯”,自主研发了多项节能减排技术,创造了多个行业“首家”纪录:国内首家开展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载客飞行的航企,中国民航首次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载客跨洋飞行的航企,国内首家全机队推广单发滑入项目的航企,国内首家在波音737机队传统融合式翼梢小翼下方实施下小翼改装的航企……“中国智造”一直是海南航空研发工作的关键词,其第四代发动机清洗设备的减排效果比传统设备提升67%,飞机表面洁净智能机器人节约水资源50%以上。
与此同时,海南航空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民航建设,将节能降碳工作渗透到航班运行的各个环节。海南航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航路优化系统并介绍道:“海南航空研发的航路优化系统能将航路优化的执行单位细化到每条航线、每个航班和每个机组,年减碳14396吨。此外,运行控制部牵头研发的动态干使用重量系统,通过精准匹配餐食标准,实现国内航班平均减重200公斤-1500公斤,年节油超300吨,碳排放量减少950吨。”海南航空还自主研发了能源与碳资产管理平台、APU时间管控系统、饮用水加注管理系统、单发滑入管理系统等多个数字化平台,对航班运行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节能减排的精细化水平。
在新飞机引进方面,海南航空也有着清晰的规划。海南航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持续淘汰相对落后的机型和飞机,引进空客A320neo、波音737MAX等新机型。与传统同级别机型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对节能减排帮助很大。”
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道路上总会有挫折和挑战。如何在确保运行正常和服务品质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节能降碳措施,是实现绿色航空的重要课题。
海南航空通过不断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能源管控体系,全面梳理影响飞机运行的能耗因素,推动从单一节油向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管控的转变。海南航空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专项小组,建立了跨部门精细化能源管理体系,按照分级管控的原则,自上而下推动各项节能降碳举措落实到位,打通节油管控“最后一公里”。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管控成效,海南航空制订专项方案,通过正向激励和引导,调动一线员工节油积极性。
这些好的做法一次次印证了海南航空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航空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并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云端到地面 铺就绿色公益之路
除了在技术上发力,海南航空更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旅客和社会公众,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铺就空中“绿途”。
为保护生态环境,海南航空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实施“绿途·碳抵消”公益项目,引导旅客自愿、主动地使用现金或金鹏积分进行碳抵消,所捐款项和里程积分全部用于植树等绿色环保项目。截至2025年4月初,“绿途·碳抵消”项目累计收到碳汇捐赠52338吨,“绿途·碳抵消”项目修复退化红树林约50亩,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保护,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此外,海南航空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
为鼓励旅客按需用餐,减少餐食浪费,海南航空持续推出“减碳出行,你我有分”的餐食兑换积分活动。机上无用餐需求的旅客可通过提前取消机上用餐服务,获赠等价值消费积分奖励,最高可获赠600消费积分,该积分可用于兑换机票、升舱服务等各类奖励。2024年共计有8.78万人次旅客参加了餐食兑换积分活动,减少了34.88吨食物浪费,累计兑换积分高达2654.84万。
2021年《“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发布后,海南航空针对超出海南省禁塑名录的产品成立专项调研及采购项目小组,积极落实民航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求。自2021年12月起,海南航空国内航线全面开展禁塑行动,客舱内采用一次性环保餐具包、餐盒、纸杯、杯盖、搅拌棒及毛毯袋、手提袋、机供品分装袋等机上用品,2024年累计使用一次性环保用品约6696.59万个(套)。
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公益活动影响力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例如,海南航空在公司网站和移动应用软件上推出了碳抵消计算器和积分兑换功能,方便旅客参加碳抵消活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传绿色航空理念和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绿色航空发展。为普及航空食品安全知识,倡导绿色飞行和文明用餐的新理念、新习惯、新风尚,海南航空于2024年10月开展了“诚信尚俭,共享食安”主题航班活动,传播绿色出行理念。
荣誉接踵而至,彰显了海南航空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的卓越成就。2023年1月,海南航空荣膺《中国民航》杂志“年度环保航空公司”称号;2024年初,“绿色航空建设”项目成功入选“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案例;2025年2月,凭借“智慧赋能:‘修’出绿色‘空中公路’”和“打赢蓝天保卫战:高效管控APU(飞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与GPU(地面电源装置),实现飞机地面降碳”两大创新实践,海南航空成功入选年度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标杆案例,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创新领航,不断拓展绿色发展版图
作为民航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海南航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碳”工作的部署,以及民航局制定的绿色低碳政策、标准和规划,探索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SAF、碳排放管理技术等,为民航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引领。
“一方面,海南航空建立了一整套运行监控体系,通过对空中飞行的油量监控设置决策点,结合航班剩余油量、机场天气、航班流量等外部条件,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实现绿色低碳与安全运营、客户服务的平衡。”海南航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海南航空在实现低碳运行的同时,将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企业生产运营,运用各类新技术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以海南航空的航路优化项目为例,不仅飞机能少飞冤枉路,少烧油,减少碳排放,还能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情况,让旅客的行程更顺畅。
由此可见,民航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是民航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目前,海南航空已在巴黎、布鲁塞尔等国际场站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同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要求,在郑州新郑、北京大兴、成都天府、宁波栎社等国内机场常态化加注SAF。海南航空还将与产业链上下游及合作伙伴对接,探索二氧化碳加绿氢合成绿色航空煤油、空气直接捕捉二氧化碳等新技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民航碳市场将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海南航空将不断探索低碳运行方案,积极参与行业碳排放相关政策的制定,推动民航碳市场建设,积极应对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欧盟及国内不同碳市场机制,加强与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机构的联系,积极利用各类行业年会、绿色论坛为中国民航发声,提前为民航碳市场建设做好布局。
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海南航空展示了其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未来,在“党建为魂”企业文化引领下,海南航空将积极践行“经营企业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对旅客有利”的企业价值观,秉持“保卫蓝天,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推动绿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