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人物
奥运“双冠王”是怎么练成的?
8月15日,从巴黎奥运会载誉归来的江西奥运健儿回到家乡,女子双人划艇500米冠军徐诗晓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徐诗晓,江西省上饶市政协常委,中国女子皮划艇运动员,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国家皮划艇队,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女子500米双人划艇蝉联冠军。
自2019年起,徐诗晓与队友孙梦雅组成的“诗雅组合”不仅是配合默契的黄金搭档,也是拿冠军拿到手软的金牌搭档。两人自配艇开始,包揽了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等各类赛事冠军,实现了女子划艇项目的“大满贯”。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徐诗晓传奇夺冠的背后,是超出常人的努力与坚守。8月9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500米双人划艇决赛中,中国组合徐诗晓/孙梦雅夺得金牌,成功实现卫冕。
坚持,永葆干劲与韧劲,战胜“不可能”
徐诗晓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跟随打工的父母在邻县学校读书。与体育结缘后的她在体校练过赛艇、皮艇、划艇,甚至摔跤和跆拳道教练也曾经找过她。最后,她还是觉得自己在划艇上更有天赋,坚定选择了划艇的道路。
在首次参加2007年全国皮划艇春季冠军赛女子划艇的比赛中,徐诗晓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和勤学苦练的毅力,一举夺得冠军。这是她成为专业运动员以来的首次全国性大赛,这次的比赛让刚刚接触划艇的徐诗晓明白,原来只要自己肯下苦功练习,肯动脑筋思考,肯用心对待划艇项目,取得成绩没那么难,在这条路上自己可以走得更远。
然而命运弄人,女子划艇项目一度被取消,徐诗晓不愿意再练别的项目,于2013年选择了退役。
2017年3月,国际奥委会宣布女子划艇项目正式进入奥运大家庭。紧接而来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样新设女子划艇项目,已经退役4年的徐诗晓面临新的抉择。重新拿起船桨是
拼搏,锤炼志气与勇气,勇破“最急浪”
在全运会上的
然而在国家队的经历也并非顺风顺水,当时国家队整体结构已经成型,虽然刻苦训练、表现优异也只能服从国家队的比赛整体布局,2018年她与亚运会失之交臂。但是,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专注于训练,力求提高个体能力,实现单人艇成绩突破。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持续坚持和不懈的努力,2019年经过冬训的打磨,机会终于降临给这个时刻都在准备着的人。在2019年世锦赛上,国家队大胆更换双人艇配艇人员,徐诗晓终于在奥运艇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她也不负众望取得了世锦赛女子双人划艇500米冠军,同时取得了东京奥运会的资格。
自那以后,徐诗晓与队友孙梦雅组成的“诗雅组合”所向披靡,从亚运会到世界杯、世锦赛,再到连续两届奥运会,她们在各项国际比赛上一直保持着不败的骄人战绩。
徐诗晓由于自身年龄、伤病以及多地转场等原因,高强度训练产生的机体劳损、疲劳恢复慢等问题愈发凸显,但她凭借超人的意志力克服重重困难,训练期间阑尾炎发作、肩部旧伤复发等仍没有阻止她前进的步伐。从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这些年来,徐诗晓用常人难忍的毅力,一桨一桨向着金牌冲刺,用实力换来了女子划艇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遥遥领先”。
回馈,源自责任与担当,心系“桑梓情”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徐诗晓永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她常说:我个人取得成绩与国家高速发展和繁荣富强密不可分,我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江西的培养,感恩为我成长付出的每一个人。
在训练中,徐诗晓勇扛重担、敢打硬仗、苦干实干,不仅苦练本领,还经常与队友商讨技术动作,分享训练心得体会,帮助队友共同进步,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感染着队友,带动队友一起“艇”中国,战东京,赢巴黎。
2021年10月,刚刚担任上饶市政协常委的徐诗晓正在国家队备战训练,听闻上饶市铅山县暴发新冠病毒疫情,她立即向家乡捐款10万元,为打赢抗疫阻击战贡献力量。她表示:“相信我的家乡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突发疫情!”
2023年10月,刚刚夺得杭州亚运会冠军的徐诗晓回到上饶市政协座谈交流,分享亚运夺冠喜悦,并利用休假机会开展“体育+旅游”专题调研,向上饶市委、市政府报送《发展“体育+旅游”,打造全民健身新高地》的社情民意信息,积极为家乡体育、旅游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徐诗晓始终坚信,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漫漫人生路,想要精彩就要以人品和实力说话,而在划艇项目上,需要的不仅是速度、耐力,更需要对这份事业的执着的热爱与深深的笃信。徐诗晓知道,坐在艇上的时候,她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承载着一代体育人的激情与梦想,为中国竞技体育争荣誉,为祖国人民增光添彩,为划艇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早已成为她无声的信念与不变的追求。(通讯员 刘绍雯)
编辑:马嘉悦